建設城市網格化大氣環境質量 AQI 監測站,需從多方面考量。先說站點布局,要依據城市功能分區、人口分布、污染源位置等因素進行科學規劃。建成區內均勻分布環境空氣質量評價城市點,以代表建成區污染物濃度總體平均值;在遠離城市建成區和主要污染源處,合理設置區域點和背景點,用于反映區域大氣本底狀況和國家尺度空氣質量本底水平;在污染物高濃度區和主要固定污染源影響區域,設立污染監控點;在行車道下風側合適位置設置路邊交通點。像南京,就構建了由國控點、市控點、對照點、工業污染監點、路邊站、生態監測點及高空科研性強化觀測點、空氣流動監測車組成的空氣質量監測網,全面覆蓋各類區域。
再一個是設備選型。優先高精度、高靈敏度,能穩定監測如 PM2.5、PM10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一氧化碳、臭氧等常規污染因子及氣象參數的監測設備。推薦FT-WZ02小型空氣監測站,主動吸入式采樣,百葉箱設計,通過壁掛或立桿式安裝,可及時反映污染物濃度變化,還能遠程調控;并結合物聯網實現數據實時上傳與智能預警,安裝靈活,適用于多種場景。
在管理監測站時,數據管理是核心。構建高效的數據采集與傳輸系統,借助蜂窩移動網絡、有線等方式,將監測數據快速、準確地傳輸至監管中心。對數據進行嚴格質量把控,剔除無效數據,修正監測數據。通過平臺網頁和 APP,實現污染趨勢分析、污染溯源、統計分析、數據報表、自動報警等功能,為環保決策提供科學依據。
除此以外,定期對監測設備進行校準、清潔和保養,及時更換老化、損壞的部件,針對設備故障、網絡中斷等突發狀況,制定應急預案,迅速恢復監測工作。需要穩定的電力供應,可采用市電結合太陽能、備用電源等供電方式;加強監測站的安全防護,防止設備被盜、損壞。
風途新聞資訊